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白話翻譯與註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正在修習體悟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照到一切物質及精神現象的本質(五蘊)都是由於因緣和合而存在、是空無實體的(空諦),所以能度一切苦厄。

1.觀自在菩薩即為觀世音菩薩,這只是翻譯時對梵語原詞字根拆法不同所致。梵文版心經裡原詞是Aryavalokitesvaro,鳩摩羅什拆成arya+avalokita+svara,譯成「聖觀世音」。arya是聖、聖潔之意,avalokita是觀察、看見之意,svara則是聲音。這樣的譯法強調「經常觀察世人稱念他的名號,或觀聽世人痛苦的聲音而前去解救」之特性。玄奘則譯成「聖觀自在」,他拆成arya+avalokita+isvara。前兩個字根跟鳩摩羅什一樣,不同處在最後一個isvara,是自在、自主的意思。這樣的譯法則是強調「無論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並點出這位菩薩「觀一切法都很自在」。

2.若能照見五蘊的本質是空的,就能觀照到一切法的本質也一樣是空的,就不會以為它們是實有而產生執著。既然能了知一切法皆空,當能遠離煩惱苦因、生死苦果,故說度一切苦厄。

3.梵文版心經並沒有「度一切苦厄」一句。由於玄奘譯經向來以忠於原典、不會任意更改刪補著稱,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多了這句是因為玄奘參考了鳩摩羅什的譯本(鳩摩羅什的譯本有此句)。但為什麼鳩摩羅什的譯本多出此句?目前還沒看到相關研究提出解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色不能離開空而存在,空也不能離開色而顯出,兩者相互依存而不相離,無有差別。一切物質現象皆是空,而一切空也正是物質現象。感受、概念、意志和判斷等一切精神作用,也都是如此。

4.舍利子即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智慧第一」,故此處由他來請觀自在菩薩宣說空性的智慧。

5.色不異空是對凡夫而說。凡夫執著於相,誤以為一切境相都是實有致生煩惱。

6.空不異色是對小乘(緣覺乘、聲聞乘)者而說。此二乘者認為凡夫執著於色相引生煩惱,故致力遠離色相。但因執著於空而廢色守空,終是難得究竟解脫。

7.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產生,由種種條件所組合,本非實有。當因緣消失、條件不再存在,一切事物就隨之消散。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與色本是一體之兩面。

8.色蘊一空,物質層面的虛幻消失了,心理層面的另四蘊失去了依附的對象,自然也跟著空了。此段落闡明五蘊皆空的道理,破除我執。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舍利子!一切法都具備了空的特質。它們沒有被生起,也沒有被止滅,沒有被污染,也沒有不潔淨,沒有缺陷(或譯減少),也沒有完美圓滿(或譯增加)。因此,在空性之中沒有色,同樣也沒有受、想、行、識(五蘊)。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沒有眼界,乃至於沒有意識界(十八界)。沒有無明,也沒有滅除無明;沒有衰敗死亡,也沒有滅除衰敗死亡(十二因緣)。沒有苦集滅道(四聖諦)。沒有智,沒有得,也沒有無得(以上整段為中諦)。

9.相與性在佛典裡並無嚴格分別,基本上是通用的,此處空相等於空性。

10.一切法(世上一切存在的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生,並無「自有、常有、獨有」的自性,所以一切法是空的。

11.人的語言、思想、表達大多是有限的、相對的,因此這裡就是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六不的否定方式,來顯示超越相對概念的空性智慧。

12.此處第二次提到五蘊,是要解說超越相對概念的大乘空性體悟。「五蘊皆空」是小乘聖者追求的境界,被稱為偏空。「空中無五蘊」則是了悟五蘊是假有,因此就無須害怕五蘊,不用逃避五蘊,更不會執著於五蘊,故可超越害怕、逃避、執著的限制,這是大乘(菩薩)體悟的空性,稱為畢竟空。

13.同理,大乘體驗的空性也可以超越十二處十八界。此兩者加上五蘊為三科,世間一切的認識活動可由三科來解釋。至此將完全破除我執,體悟我空。

14.「無」十二因緣四聖諦,並非推翻或否定,而是超越、脫離對理論的執著。《金剛經》裡提到「於法不說斷滅相」就是這裡的意思。

15.無智亦無得,是指佛法與智慧也只是解脫的過程、方法,當到達解脫境界時,所有的佛法智慧也是空的,便須將佛法智慧也都放下捨棄,是故沒有智慧可得。至此處則破除所有法執,體悟法空。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為無所得的緣故,菩薩只要依據般若波羅密多的甚深智慧,就能證得空性,超越一切苦,心中將了無罣礙。因為遠離了煩惱執障,所以心中清淨無礙,不畏怕生死,自然沒有任何恐怖,能遠離一切不合理的思想行為與癡心妄想,一切煩惱到此完全止息,逐步邁向完美的成佛境界。

16.此段則闡述至此菩薩已了悟諸法皆空,同時去除我執與法執,而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17.然而菩薩雖然已獲得自覺境界,止息一切煩惱不再輪迴,但還必須以慈悲心行於「覺他」的過程,方能逐漸邁向佛陀的圓滿覺悟境界。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的佛,也都依據般若波羅蜜多而得徹底證得究竟、正確且完美圓滿的覺悟境界。

1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Annu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譯,意思為無上正等正覺或無上正遍覺,代表佛陀所覺悟的智慧。這是到達自覺、覺他與覺滿,完成慈悲與智慧結合的圓滿境界。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偉大的咒語,是具有偉大知識的咒語,是無法超越的咒語,是與佛陀相等的咒語,可以消除一切痛苦,獲得自由自在的境界,這是真實而不虛妄的。現在要說出般若波羅蜜多咒了,咒語是這樣唸的:

去啊!去啊!前往究竟彼岸!一起前往究竟彼岸!成就了圓滿智慧!

19.《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咒寫著:「跢姪他,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囉僧揭帝,菩提莎訶。」與心經咒語幾乎相同。據判斷,這該是心經咒語的原始出處。此為金剛乘胎藏界持明院中央的般若波羅密菩薩(密號是智慧金剛)的咒語。


版本與來源:

玄奘所譯的心經略本於序分、流通分都省略了部份,序分只保留了說法因緣,流通分只保留了咒語,因此若參考廣本的完整內容,對於略本裡交代不清的部份就不會搞不清楚了。

現今心經只留存八種漢譯本,共有三種略本與五種廣本,最流行的譯本是玄奘的譯本,共二百六十個字。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姚秦.鳩摩羅什譯,略本。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略本。
三、《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義淨譯,略本。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月重譯,廣本。
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般若與利言合譯,廣本。
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成譯,廣本。
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智慧輪譯,廣本。
八、《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宋.施護譯,廣本。

另有三種譯本已佚失。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咒經》,三國(吳).支謙譯。
二、《般若波羅蜜多那經》,唐.菩提流志譯。
三、《摩訶般若隨心經》,唐.實叉難陀譯。

有學者認為《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大般若經》的精髓(故名心經,心者大般若經的核心、精要之意),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

由於中文語法上的限制,梵文中許多主被動語態、主客體關係、進行式過去式等時態,以及單複數名詞或集合名詞的表達等未能清楚譯出,而這部份英文語法較能忠實呈現,故若能同時參考西方學者Edward Conze的梵英譯本,會比較清楚梵文版的原意。


參考資料來源:張宏寶著〈圖解心經〉、維基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