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寺外牆.jpg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原始佛教:

  從佛陀創立佛教開始,到佛滅度後一百年這段時間,佛教思想和組織基本保持佛陀在世時的原始面貌,故稱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西元前四世紀中葉至西元一世紀左右,由於對教義、戒律理解的不同,佛教內部分裂為兩部-「上座部」、「大眾部」。除了「上座」、「大眾」二部之外,又由其中各自演化出許多教團,各家學說紛紜,又稱為十八部或二十部。據世友著、玄奘譯北傳佛教《異部宗輪論》記載:

上座部:1、說一切有部:A.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
            B.飲光部、說經部
            C.化地部、法藏部
    2、雪山部
大眾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

  其中以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化最為重要。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僧團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被稱為「根本分裂」。

  上座部多為上座比丘與長老等思想較為保守者,重視經教與律論;「大眾部」則多為下座年輕比丘,思想較為開明,且人數眾多。「說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最早分裂出的部派,是為了對抗大眾部而起,首重論藏,而以經、律為次。

  根本分裂之後的幾百年間,上座部與大眾部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又各自分裂形成二十(一說十八)個更小的派別,被稱為枝末分裂,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在這段時間內興起的各部派,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仍然澎勃的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他們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並非佛陀所親說,而大乘佛教徒則稱這些部派為小乘,並不能幫助人究竟解脫。

  小乘佛教(Hīnayāna),又稱聲聞乘佛教。譯自梵語,Hīna意為「小」,yāna意為乘、車子、教法、或通往解脫之道,合起來,是「小車子」、「小的載具」的意思。這個稱呼出現在一至二世紀之間,是大乘佛教對成立在它之前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

  對大乘佛教而言,小乘是聲聞乘、緣覺乘二乘的合稱。因為此二乘修行人,發心狹小,無法濟度一切眾生,故稱小乘,現今也被用以稱呼南傳上座部佛教。但因為小乘這個詞的涵義多變,學者間多有爭議,南傳佛教徒甚至認為這個稱呼是有貶意的,所以他們拒絕這個稱呼,自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為避免爭議,學界與佛教內部現今多半稱呼為南傳佛教。

  此教派現今主要流行於泰國、緬甸、斯里蘭卡、柬埔寨、寮國等地。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


大乘佛教: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

  西元二世紀至七世紀,佛教教義逐漸產生變化:大乘以菩薩取代阿羅漢的典型—阿羅漢只求自身的解脫,以出離三界;菩薩則誓願:除了自身解脫外,將繼續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這拓寬了大乘道修行的視野,有別於與世隔絕、隱修的有限環境,對世界上一切的可能採取開放、涵容的態度。

  這期間大乘佛教產生了兩種最主要的學說,分別是:

(1)中觀學派:西元二世紀中期(150),龍樹Nagarjuna建立中觀之學Madhyamika,龍樹的弟子提婆Arya Deva力弘師說,中觀之學一時大盛,這是大乘佛教的第一階段。中觀學派以般若經典為依據,因此又稱為「般若宗」或「般若之學」。傳入中國後又被稱為「空宗」。(以「真空」為主)

(2)瑜珈行派:西元三世紀至四世紀間(270~350)之間,彌勒Maitreya建立起以「識」為主的「唯識Yogacara或Vijnanavada」新理論,四世紀時,無著Asanga和世親Vasubandhu使彌勒所建立的系統更為完備。傳入中國後又被稱為「有宗」。(以「妙有」為主)

  印度佛學以上述二宗為主,但傳入中國後,以宣說「如來藏」或「佛性」之說的思想大為盛行,或可算是大乘佛教思想的第三支。

  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而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則融入了漢地各種宗教思想的特色後,演變成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

  此教派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台灣、韓國、日本、越南等地。


金剛乘佛教:

  大乘佛教發展到後期(約七世紀),吸收了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發展出金剛乘,也稱為密宗。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而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

  密宗早在唐代就傳入中國,但很早就失傳了,現今漢地所傳的密宗為藏傳佛教的教法,與唐代密宗已無關係。此外唐代時密宗由日僧空海傳入日本,結合當地神道後創立了「真言宗」,又稱東密。

  金剛乘由蓮花生大師傳入西藏後,融合了當地苯教,演變成現今的藏傳佛教。現今所說的密宗基本上指的都是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現今主要流行在西藏、中國、台灣等地。由於藏傳佛教的喇嘛們勤於弘法,如今西方國家也有不少信徒。


  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使得佛教在古印度漸漸失去了民眾基礎,而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

  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採取了滅絕性的破壞。那爛陀寺等佛教大學被伊斯蘭教軍隊夷為平地,僧侶遭到屠殺。尤其是那爛陀寺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所幸有許多佛教學者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反使西藏等其他佛法昌盛之地保存了不少古經典,使今日尚可見到梵文版經文。

  第十三世紀時,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今日印度的主要宗教是印度教,信奉佛教者已是極少數。佛教反倒在東亞、東南亞各地流傳興盛,讓佛法不至於滅絕,也算是種因緣吧。



本文參考自維基百科與諸多網路資料

圖片取自liming's 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