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教徒   公元前三世紀,佛教由印度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經過該國大寺派比丘們的整理,傳入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等東南亞地區及中國雲南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因這些流傳地區位於印度南方故被稱為南傳佛教,早期則被大乘教徒稱為小乘佛教,但傳統上他們自稱是正統的上座部(Theravda)佛教。


歷史發展:

  從歷史上考察,斯里蘭卡的大寺派,是出於上座部分別說系傳到斯里蘭卡的銅牒部,亦有說是屬於上座部系的法藏部南派。早期的南傳佛教國家,並不純粹流行上座部佛教,而是包括其他的部派,包括不同的小乘佛教部派、大乘佛教、密宗等。甚至婆羅門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土著宗教等,也在這些國家交替興衰存在過。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註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其系統化多半由錫蘭大寺(Mahavihara)派的比丘們,在公元前第三世紀至公元第五世紀所完成。

  錫蘭佛教的發展至西元前一世紀時分裂成大寺派與無畏山派,而後無畏山派又分裂出薩伽利耶派(又被稱為祗陀林派),並立為錫蘭佛教三大派。日後大寺派與無畏山派互相爭鬥甚久,至巴辣甘波布(Parakkamabahu)王時,重新統一了錫蘭。他受他的老師舍利弗(Saliputta)影響,認定無畏山派及祗陀林派是異端,加以整頓,獨尊大寺派。此後,錫蘭只剩大寺派一支傳承。

  但錫蘭佛教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國力衰弱,又受到外國勢力侵入,錫蘭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紀時,曾經派使者至緬甸,請緬甸派遣僧人至錫蘭傳戒,重新建立僧團。

  十六世紀以後,西方殖民者入侵,導致佛教受到極大壓制。至18世紀,錫蘭本土的佛教絕跡,教典散失,僧團、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羅,請求僧人至錫蘭傳戒,這也是目前斯里蘭卡暹羅派僧團的開始。十九世紀陸續有摩訶格羅瓦.匿納唯曼羅帝須建立阿曼羅波羅派及阿般格訶梵多.即陀沙婆創立藍曼匿派,但三派都淵源於大寺派,基本見解都是相同的。

  上座部佛教被引進東南亞的時間及經過情形,並沒有確定的說法。大概在公元十一世紀才開始,首先由錫蘭傳入緬甸,其次是泰國。直到十二世紀末,受到斯里蘭卡大寺派佛教影響的,第一個傳統的上座部僧團才在緬甸成立。泰國正式承認上座部佛教,是在十三世紀中期;柬埔寨及寮國,是在十四世紀初期。

  東南亞地區早期也有大乘佛教傳入,與上座部佛教之間的勢力互有興衰,然而在上座部佛教陸續得到各國王室大力支持弘揚後,逐漸消失在此地區。

  緬甸佛教的發展雖沒有遇到因戰爭而衰微的狀況,但曾因僧團對立與多種族之故分裂成許多派系,直到達磨悉提王(公元1473~1492)提倡佛教改革和淨化,大力整頓僧團,才結束了緬甸僧團分裂的亂象。

  泰國在第三代坤藍甘亨王(公元1277~1317),特別緻力弘布斯里蘭卡佛教,於錫蘭通好,選派比丘或比丘自由前往錫蘭求戒和學習,當他們回國後,成立僧團,戒德莊嚴,精研三藏。不久素可泰全國就完全轉信上座部佛教。曼谷王朝拉瑪四世(公元1851~1868),即王位前曾出家二十七年,創立法宗派;而原有之僧團就稱大宗派,因此泰僧團分成兩派至今。

  柬埔寨早期主要信奉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至十三世紀,即安哥王朝後期,斯里蘭卡上座部開始傳入,十五世紀以後,柬埔寨從泰國傳入上座部佛教,全國信崇。

  寮國史上明確記載有佛教信仰的,是從法昂王(公元1353~1373)建立南掌國開始。法昂自幼在柬寨長大,當他回寮國時,攜帶著名的勃拉邦佛像,並引進柬埔寨上座部佛教,致力發揚。十六世紀,福提沙拉敕令獨尊佛教。之後由於國家戰亂及法國殖民統治,佛教亦隨國勢而衰微。

  此外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也盛行上座部佛教,與中國其他地區迥然有異。那裡是邊疆民族地區,住有傣族、布朗族、獨龍族、阿昌族、佤族等各個民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根據傣文史資料說,傣族地區佛教自緬甸孟族金地(此地何在至今仍有爭議)傳入。西雙版納最早的佛寺是瓦巴姐寺(Vabujie,意為森林之寺),建於公元615年,大約公元七世紀初,上座部佛教從緬、泰境內傳入傣族地區。到八、九世紀,佛教在西雙版納已很普遍,稍後再流行到其他民族地區。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當中以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大量上座部佛經,對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隋唐時大乘佛教的興盛,上座部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消退,至今幾乎已無影響力。

  大約在1970年代,台灣書商開始印製日譯本的《南傳大藏經》,若干入門性質的南傳佛教典籍也逐漸流傳於坊間。1980年後,南傳佛教開始流傳於台灣佛教徒之間,現今發展雖不如北傳佛教,但仍有一定的教眾。


教義特色:

  南傳佛教雖然也相信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還有其他佛存在,例如過去的七位古佛和未來的彌勒佛,但只推崇歷史上出現過和在人間成道的釋迦世尊。因此南傳佛教的佛陀觀,是依從原始經典所說的「(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南傳佛法的教義建基於四聖諦,強調世間的無常,並以「苦」作為出離心和修行的依據;同時強調佛陀臨涅槃時的遺教,即在修行中以戒律為師,並以個人的努力和正法作為依據。

  由於南傳佛教認為當釋迦牟尼佛的教化還流傳於世,便不可能再有其他佛出現,所以一般南傳佛教的行者,都以阿羅漢的果位為修行目標。南傳佛教的行者要達到阿羅漢的境界,就必須嚴持戒律,刻苦修行。

  南傳佛教對待戒律恪守如下基本原則:凡是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凡是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佛陀如何制定,即應如何受持遵行。

  南傳佛教比較固守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認為只有佛陀生前所言教者才是佛法,視後來的大乘佛教教義「非佛說」,故認為大乘佛教非佛教。然而時至今日,南傳、北傳佛教間的交流漸多,應有助於互相了解,消弭彼此在教法認定上的爭論。

  南傳佛教根據自己的經典不允許建立佛像,而是用腳印、法輪等象徵物來表示佛陀,並且進行禮拜。不過近世受大乘佛教的影響下,也開始修造佛像。


主要經典:

  南傳佛教的經典,是以巴利文的《經藏》、《律藏》和《論藏》三藏為根本。主要經典就是巴利語五部《尼柯耶》-《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對照於漢譯的四部《阿含經》,漢譯的《長阿含經》,與巴利文五部中的『長部』相當。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等相當。漢譯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二部,與『相應部』及『中部』相當。漢譯的《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相當,然內容及經數有所差別,並非全然一致。此外,《阿毗達摩》也被視為經典之一(北傳佛教多把《阿毗達摩》視為論典)。另外,還有律典、論典(如《清淨道論》)和龐大的經典註疏。

  現存的巴利語三藏,可說是最能保留佛滅後不久,由大迦葉尊者領導五百阿羅漢,在王舍城所結集出的經文原貌。


南傳菩薩道:

  雖然上座部佛教以解脫道爲主流,但是,在上座部的典籍中也記載有菩薩道的修行方法,稱爲「大菩提乘」(Mahābodhiyā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實踐者。要成爲菩薩必須發「至上願」(abhinīhāra),並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在得到佛陀授記之後,菩薩至少必須用四阿僧祇及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十種波羅密。當菩薩修習諸波羅密達到圓滿時,就能證悟等正覺,成爲一切知佛陀。

  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具有錯綜的關係。在南傳三藏中《小部》的《本生經》即集錄各種佛波羅密行的事跡,主張「心性本淨,為客塵染」,有人認為與禪宗初期的思想相近。



本文節錄、參考自維基百科香港佛教教育資源中心空之薄紗精舍佛緣資訊-南傳佛教史(一)龍泉之聲與其他網站。

圖片取自互动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