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淨居寺   佛教在傳入中國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影響,做出一些適合中國國情的改變。因此漢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論,使得漢地佛教宗派形成的條件逐漸成熟。

  隋唐時期是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都已成立,發展頗具規模。但是由於佛教發展過程中本身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以及三武一宗滅佛造成的四次法難,諸多宗派被嚴重削弱,無法重現昔日輝煌。只有禪宗和淨土宗因為不立文字,學術性不強,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法難之後更加繁榮,直到今天。

  漢傳佛教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和兩個小乘宗派(成實宗和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個宗派流傳較廣,影響較大。


成實宗:

  以研習《成實論》為主的佛教學派,又作成論家、成實學派。宗祖為中印度之訶梨跋摩(梵文Harivarman),約生於佛陀入滅後七百年至九百年間,初於究摩羅陀處修學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教義,繼而研習大小諸部,乃撰述成實論,批判有部理論。

  漢地則傳自鳩摩羅什,被稱為小乘空宗,與被稱為大乘空宗的三論宗,有很密切的關係。傳統上,因為三論宗的影響,成實宗被視為是小乘,但實際上它是屬於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之間的綜合性學派。

  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得僧叡、曇影的幫助,譯出《成實論》。其後門人僧導和道亮以宏揚《成實論》為主,遂成成實一宗。之後又分成「壽春系」、「彭城系」兩系。

  南北朝時,光宅寺法雲撰《成實論義疏》,莊嚴寺僧旻著《成實論義疏》10卷;開善寺智藏撰《成實論義疏》14卷及《成實論大義記》。此三人合稱梁代三大法師,成實宗也因此成為梁代佛教的主流。

  玄奘法師在中國時,曾經師從趙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後至印學求學時,在那爛陀寺中又曾經對此經加以研習。回國之後,在慈恩寺講學。因為三論宗的影響,成實宗在隋代及唐初慢慢的失去影響力,最後遂附屬於法相宗之下。

  而後玄奘一系的成實宗,由中土傳至日本,成為日本的奈良六宗(南都六宗)之一。

  成實宗之要旨,最具特色者,不外於「三心、二諦、二空」論,即揭出假名心(即執於五陰所成之人或色香味觸等所成之瓶等為實有之心)、法心(執於五陰為實有之心)、空心(指緣於無所有之心)等三心,並謂若滅除此三心則可脫離三界。二諦則指世諦(有我)、第一義諦(無我)。二空則為人空、法空,謂「人空」如瓶中無水,由五蘊和合形成之人乃為假「人我」;「法空」如瓶體無實,五蘊則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俱舍宗:

  屬小乘說一切有部,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傳承。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

  它的前身為毗曇宗。毗曇宗始於南北朝僧伽提婆(Samghadeva)與竺佛念,譯出《阿毘曇八犍度論》(又稱《發智論》),《阿毘曇心》及《鞞婆沙阿毘曇論》,開始有僧侶學習說一切有部的論典。之後真諦於南方譯出俱舍論,慧愷根據真諦的講學,又編成《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其後,法泰、智愷、智敷、靖嵩、道岳等人開始宏揚俱舍論,成立俱舍宗,毗曇宗也隨之併入。慧愷及道岳為舊譯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師也曾跟隨道岳法師學習俱舍論。

  至玄奘自印度返國,重譯《俱舍論》,並整理說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此時,日本學僧道昭、智通、智達、玄昉等先後來華,從玄奘和智週學習《俱舍論》,歸國傳授,建立日本俱舍宗。

  唐代之後,因為輕視小乘,俱舍宗傳承斷絕,也很少有僧侶對俱舍論進行研究。至元世祖時,八思巴造《彰所知論》,可說是俱舍宗最後的光芒。


天台宗:

  天台宗發源地為光州大蘇山淨居寺。因其創始人智顗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並於九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

  天台宗學統自稱有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天台宗尊奉《妙法蓮華經》,因此也被稱為法華宗。又因為該宗以修行止觀為主,又稱止觀宗。止觀者,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謂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圓明也。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是天台宗的主要修行方式。

  天台宗與禪宗、華嚴宗都是中國佛教大師為適應本民族文化而開創的,因此被稱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將「教觀」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

  天台宗講「真空妙有」,以其「真空」,所以了無一念一塵,法界無相,萬物一體;因其「妙有」,所以森羅萬象,頭頭安立,緣起三千,法界無礙。

  天台宗的中心思想是「一心三觀」: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這是觀空;但雖然如此,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這是觀假;然而空與假是同一的,此謂觀中。在這個基礎上智顗認為世上有三千種世間,但這三千種世間都出於一念心中,因此稱之為「一念三千」。能將這一切都領會,那麼人就達到了頓斷三惑,圓證三智的境界。

  天台宗的宗旨是《妙法蓮華經》,指南是《大智度論》、《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扶疏是《大般涅槃經》,觀法是《大般若經》。

  天台宗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當時得到朝野的支援和信奉,對隋唐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後來勢力雖然衰退許多,但至今傳承未絕。


華嚴宗:

  此宗以《華嚴經》為所依,故稱為華嚴宗。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儼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亦稱賢首宗。此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

  在判教上尊《華嚴經》為最高經典,並從《華嚴經》的思想,發展出法界緣起、十玄門、四法界、六相圓融的學說,發揮事事無礙的理論。此派從盛唐立宗,至武宗滅佛後,逐漸衰微。

  華嚴宗的主要教理有「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是指法界乃一大緣起,宇宙萬法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所以亦稱為「無盡緣起」。

  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等法門。四法界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蓋法界即總括宇宙萬有之一心,此一心即法界,故稱一心法界;而此一心法界攝上述四法界。十玄門即以十門開演法界緣起之相狀,說明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原理。至於六相圓融,六相者乃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一切諸法無不具足此六相,圓融相即無礙。

  該宗觀法以法界觀為主。此觀有三重:1、真空觀。依理法界而立,觀察一切諸法的本性即空。2、理事無礙觀。依理事無礙法界而立,觀察諸事法與真如理,互相交融。3、周遍含容觀。依事事無礙法界而立,觀察以同一真如理為本性的一一事,遍攝無礙。修行階位有兩門:一、次第行布,依據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次第,由淺至深,階位分明。二、圓融相攝,指得到一位,就能前後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始終無礙。

  新羅之審祥往大唐,從賢首學華嚴,後至日本,住於大安寺。日本始有華嚴宗。


律宗:

  據僧史記載,中國漢地翻譯戒律和實行受戒,始於三國魏嘉平(249~254)中。時中印度曇柯迦羅來洛陽,見中國僧人只落髮而未受戒,即譯出摩訶僧祗部戒本,以為持戒的準繩。又請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規則)創行受戒。正元(254~256)中,安息國沙門曇諦來洛陽,譯出法藏部羯磨,從此中國僧眾受戒即依法藏部的作法。

  之後法聰講法藏部的《四分律》,口授道覆《四分律疏》,被認為是四分律師。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刪定羯磨,始奠定該宗基礎。後經道雲、道洪、智首,傳至道宣。《四分律》逐漸流傳更廣,漸次取代各部,成為主流。

  道宣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比丘尼鈔》,為「南山五大部」,為後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為千年來中國律學行事的指南,此中,「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其中以戒體最為重要,為戒律的根本,「戒體論」乃成為律宗的主要義理中心。其宗旨系奉持四分律之淨戒,而以一乘圓頓之妙理為旨歸。

  道宣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門為化教,戒學為制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此外,他還在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佛教受戒儀式,正式形成宗派。因道宣住終南山,始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道宣的弟子秀周繼嗣法統,成為南山律宗二祖,其後法脈不絕。

  與此同時弘揚《四分律》的有相州(今河北臨漳境內)日光寺法礪和長安西太原寺東塔懷素。法礪和慧休合撰《四分律疏》、《羯磨疏》等,創相部宗。懷素曾入法礪、玄奘門下,撰《四分律開宗記》,校對法礪《四分律疏》的錯誤而為新疏,後又撰《新疏拾遺鈔》、《四分僧尼羯磨文》等,開創東塔宗。南山宗、相部宗和東塔宗後被稱為律宗三家。唐朝末年,經會昌法難及五代戰亂後,佛教衰頹不振,律宗亦漸式微。

  宋朝,允堪、元照律師大弘律宗,唯因釋律有異,形成「會正」與「資持」二宗,「資持」影響尤廣。宋代以後,幾經戰亂,律宗典籍逐漸散佚,至元、明兩代,乏人傳承。

  明末清初,復有蓮池等大師著作論述,並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師登五台山,開壇說戒,再興南山律宗。古心門下的寂光,於南京寶華山創建南山律宗道場,成為日後的中國戒學中心。民國初年,弘一法師校正三大部及其它律藏,雲遊著書,身體力行,弘傳南山律宗。

  律宗以《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了論》,為基本經典,通稱「四律五論」。律宗所依用之經典,不若其他各宗之採用經藏或論藏,而以戒律典籍為主要依據,如四分律、梵網經等,此外亦依準南山律師撰錄所載之大小經律論,如法華經、瑜伽師地論、成實論等,以為立教之大旨。其旨歸所趨,乃在於「一乘圓頓」,而致力闡揚「大小相融」、「三學相即」等圓極之妙理。

  律宗由道宣三傳弟子鑒真於754年(唐天寶十三年)傳至日本當時的都城奈良,是為日本律宗之始。



本文摘錄參考自維基百科佛教百科覺正淨苑及其他網站書籍

圖片取自互动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