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這種概念很難用圖片表達,姑且以藏東地區的風景照代替吧!  「空」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網路版裡,給了幾個解釋。形容詞時,有「沒有東西的」(如空屋)、不切實際的(如空言)、廣闊高曠(如海闊天空)等的意思。副詞時,有徒然、白白的(如空想),以及只、僅僅(如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等之義。名詞時可解釋為天、天際(如晴空),及虛無所有(如撲空)等等。

  然而佛教裡的「空」並不能依照一般的字面解釋,在佛教的理論裡,「空」是有嚴肅定義的。

  「空」(梵語sunya)在佛學思想裡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各自的因緣,並無實體」的概念。也就是說,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為各種條件、原因的聚合而形成,當條件原因改變時,現象也跟著改變,條件原因消失時,現象也跟著消失,本身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實體。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短暫的、不真實的、不穩定的、無常(態)的、彼此互相依存的,無自我也無自性。

  在空性理論裡,若以否定對象來說,大致上分為兩種:

  南傳佛教認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種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斷流轉生滅,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體-我,這是我空。

  大乘佛教(中觀派)則認為,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一定的因緣或條件才能存在,本身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是為法空。法空不是虛無,而是一種不可描述的實在(存在),稱為「妙有」。

  空性體驗有三種層次:一﹑我空,即去除我執。二﹑法空,即去除法執。三﹑一切法皆空,即去除所有概念名相的執著。當一切法皆空,才是空性體驗的絕對境界。


註:空與的關係請參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本(唐.玄奘譯)


圖片取自20070711-22藏東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